一、AI 浪潮下虛擬科技在教育上的優勢為何?殺手級的應用為何?
人工智慧(AI)是能夠透過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與學習,並執行辨識、生成的技術。它不僅能夠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習,還能夠根據回饋不斷優化,使生成結果越來越貼近人們的需求。雖然在一開始推出人工智慧時,產出的結果常常出錯,但隨著近年來科技迅速發展,其精確度已提升許多,並影響到各個領域,而教育領域也不例外。
AI 在教育上的應用層面廣泛,從基礎的文本生成與圖像辨識,到進階的個人化學習輔助與虛擬互動環境。這些改變讓以往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變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式學習。
近年來,有幾個極具潛力的「殺手級應用」,讓教學產生重大的改變。例如:虛擬人技術目前已被運用在教育訓練中,透過製作虛擬人物製作教學影片,不但節省人工錄製時間,也能依照學習者需求進行多語言翻譯與互動問答。再以閱讀為例,藉由 AI 虛擬影音技術,故事書能夠轉化為動畫影片,透過語音朗讀及圖片轉動畫展示,使學習者更容易理解內容。在學習環境的構建上,元宇宙技術也正快速進入教育場域,學生可以進入虛擬校園,進行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探索學習等活動。不但能夠與虛擬教師進行互動式問答,還能透過沉浸式體驗,強化對校園環境與學科知識的理解。
總體而言,AI 在教育上的應用正在不斷推陳出新,不但提升學習效率,也提供更多元且個人化的學習模式。然而在使用這些強大的工具時,需要思考生成內容的正確性,並訓練自己具備判讀與整合的能力,才能真正有效運用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此次演講與我(的工作/教學/或研究)有什麼相關?
我的工作為國小教師,而人工智慧帶給教育的衝擊極大。演講中介紹了許多人工智慧應用於教育的具體案例與未來發展趨勢,讓我對 AI 在教學上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反思。在參加此次演講之前,我對 AI 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文字生成與圖像辨識,例如協助撰寫教材、批改作業等。然而,目前的 AI 技術已經大幅超乎我的想像,虛擬教師、元宇宙學習助手等功能已日趨成熟,讓教育的模式有了全新的面貌。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時常面臨學生程度差異大的狀況。過去想要兼顧全班學生的學習需求並不容易,但 AI 工具的出現,讓這些問題有了新的解決途徑,例如: AI 學習助理可以協助程度較弱的學生重複練習與釐清迷思概念。
總而言之,這次演講不僅增加了我對 AI 教育應用的認識,也提供了許多可行的實踐方法。希望我能將這些想法逐步融入自己的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棒的學習體驗。
三、面對這些科技浪潮,我將會有什麼行動方案(做什麼改變)?
面對人工智慧科技的迅速崛起,所有的工作都會受到衝擊。儘管目前 AI 技術仍有限制,例如生成內容的正確性不穩定、無法完全理解學生的情緒與需求等,但隨著演算法的持續進步,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在未來被克服。到時候教師的角色必定有所改變。因此為了迎接這波科技浪潮,教師應當主動學習使用 AI 工具,並引導學生如何使用。
首先,我會搜尋目前常用且免費的AI工具,了解其使用方式及有關的應用。另外,我也會與人工智慧多多練習對話,因為如果我的要求更加明確,人工智慧往往能提供更好的回應。而這些經驗也能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學習如何更有效地與人工智慧溝通並達成任務。最後,我認為面臨這個浪潮,最需要的是如何應用的能力,這些AI工具有許多可能性,但也有限制。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工具減少某些重複性的工作,然而我們的組織能力不可荒廢,我們要善用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整體而言,科技的變革雖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帶來無限的機會。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希望自己和學生能夠從容面對與加以應用。不過這需要不斷學習、實踐與創新,才能運用這些工具邁向更有希望與可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