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學年度「學教翻轉走讀之旅」 學習與教學中心

主辦單位
學習與教學中心
名稱
104 學年度「學教翻轉走讀之旅」
主題
不要想藍色大象 : 德國讀心大師教你史上最強思考術!
心得分享
不要想藍色大象 : 德國讀心大師教你史上最強思考術! / 托爾斯登.哈芬納(Thorsten Havener), 米歇爾.許匹茲巴特(Michael Spitzbart)著 ; 姬健梅譯
台北市 :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2015

  這本書中談了許多心念與生理和認知的關係。作者用一些小實驗,說明我們的想法如何影響身體和行動。不過,雖然意念對自己的確產生明顯的影響,我們也沒有辦法簡單地靠著滿滿的正向思考,來獲得非常成功的人生。作者要傳達的,不是「正向」思考,而是如何「正確」思考。
  就生理的角度來看,多巴胺的分泌會帶來幸福感,也促使動念之後會有實際行動。但是多巴胺需要有新的刺激才會提高分泌量,而習慣是多巴胺分泌的天敵。很多時候我們企求安穩,所以不願意改變習慣、不去接觸新的刺激,於是就待在舒適圈裡面慢慢枯萎。走出舒適圈,適量地接觸新事物,我們才能活得更加積極幸福。
  除了多巴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理機制和人如何作決定、如何思考息息相關,例如對於代價的判斷和正腎上腺素有關;對於收穫的判斷與血清促進素有關。讀到這裡,覺得好像理解為什麼總說憂鬱症是缺乏血清素的問題──血清素較低,則沒有辦法合理地衡量自己付出所能得到的收穫,某方面來說也造成自我價值感低落,進入憂鬱的循環。
  作者也提到,心念會明顯影響人對週遭環境的感知。書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自己是自身現實的建構者,是自己創造出自己身邊的世界。自己認為世界是什麼樣子,它就是什麼樣子。」每個人所認知的世界都不一樣,因此在溝通時,是各別抱持自己的世界觀,但是只有在其中一方能夠感知到對方的現實時,溝通才能成功,而且我們必須在本身的現實之外也承認對方的現實──接受世界隨著個人而有不同樣貌的現實。當無法接受對方認知的現實,或是對方無法接受自己的現實時,其實並沒有誰對誰錯,就如同大部分的事,只是雙方不同而已。用這個觀點去思考事情,就比較容易理解他人了。
  知道生理和心理如何連結、該用什麼樣的角度理解這個世界,雖然書中從到尾都沒有提倡「正向思考」(作者認為正向思考的潮流有些失控),不過這些「正確思考」的方法,其實也都是導向更加正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