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探討創新數位教學對當前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與繼續教育帶來的影響。 二、 提升國內教育科技領域、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成人與繼續教育對談的機會,增進理論與實務的互動。 三、 藉由知名學者專家專題演講,達到研究者與實踐者交流數位學習與新興學習科技應用方法,促進教學及學習成效。 四、 從研究人員之議題分析,讓產業人士與學校教師重新思考及架構創新數位教學之理論基礎。 五、 經由實務工作者之經驗分享,可望針對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成人與繼續教育之創新數位教學,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
更新日期:2018/05/09 21:51:22
5/5(六)上午10:10-12:00 台北校園D405教室
更新日期:2018/05/07 09:18:29
由教科系畢業之學長金文華講師領銜主講
更新日期:2018/05/06 11:24:52
由淡江大學教科系主辦之學術研討會,分享數位學習、悅趣式學習及各論文發表者的講說,吸收到很多新知,極為豐富的研討會。
更新日期:2018/05/06 11:01:57
由孟瑛如教授到校分享關於班級經營的各層面分享,3小時演說中,講師風趣又分享很多實務經驗,收穫滿滿。
更新日期:2018/05/06 10:55:21
由吳承峰老師分享關於行動學習工具及其應用方式,過程中活潑、生動且對教學有所益處。
更新日期:2018/05/06 10:46:53
聘請校外廠商梅聖明老闆前來學校教授老師業界專業機具-洗地機,除基本操作外,更加深學習內容,包括打蠟、地毯等的清潔方式,讓老師們在教學上更具有專業度。
更新日期:2018/05/06 10:43:35
由教科系學生陳佳欣同學發表,佳欣設計出一套關於飲食營養的桌遊並以情景模擬之方式讓玩家參與試玩後,填寫問卷及訪談,來得到形成性評鑑的數據。佳欣的桌遊非常棒,感覺可以加以修正後出版,在聽發表的過程中,很希望可以應用在自己班的學生上,我想會是很棒的研究
更新日期:2018/05/06 10:38:57
由力豆文創林昆諒總經理主講,提供大量悅趣式的APP給參與者,並分享目前正在執行及發表的機器人,很精采也很有趣的演說。
更新日期:2018/05/06 10:27:49
由德音國民小學張原禎老師主講,除分享相機360如何應用在教學上外,更分享市面上可供免費下載的AR/VR,大大增加老師的教學豐富度,非常精采!
更新日期:2018/05/06 10:24:19
由教科系畢業生莊智驛學長回來講說,學長是華碩管理人資培訓的重要人物,目前負責海外(歐洲、港澳)等區域的HRM,演講過程說明華碩內部如何培訓人才及相關實際經驗分享,收穫滿滿也是個很精采的演說,謝謝老師。
更新日期:2018/05/06 10:19:15
第一次參加簡報比賽,很幸運進入決賽
更新日期:2018/05/06 02:20:53
第一次參加學校徵文活動,勇於表達與分享還有獎金領,非常開心,謝謝學校。
更新日期:2018/05/05 12:58:52
隨著教學科技的不斷推陳出新,例如行動學習、即時回饋互動系統、體感學習、生理訊號應用、3D列印、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翻轉課堂、微學程、磨課師、教育雲、APP、大數據分析等,讓教學者在課堂上能達到不同層次的應用,而學習者也得以藉由行動載具與無線網路的普及,經歷了學習方法的變革。在新興科技的浪潮之下,如何達到創新數位教學,讓教學變得更有效果、更有效率、更便利,更多元、更深化,並且培養未來學習者所應具備的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與批判思考能力等,不啻為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更新日期:2018/05/05 10:02:06
探討同儕教導搭配數位教材應用於影片剪輯課程之影響
更新日期:2018/05/03 15:43:54
不同學習平台對輔助大學生專題導向課程小組合作學習之影響-以iClass與Facebook為例
更新日期:2018/05/03 15:42:23
(一)專題演講:邀請國內外參與素養導向課程深耕與創新教學之學者專家專題演講。 1. 學習者中心的課程與教學 2. 素養導向課程深耕與創新教學 (二)素養導向課程深耕與創新教學:邀請學者專家澄清素養導向教材設計原理與實務,包括針對教材設計案例分析發表之案例進行評析。
更新日期:2018/05/03 15:42:08
說明現在教育的新方向,聽過演講後發現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我們一直都在做!只是當時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在進行。可能是因為本身是特教老師,對學生的教育都是全人的發展,很多都是以主題式的課程進行,讓學生不僅在認知上的發展,有生活發展、職業發展等。
更新日期:2018/05/03 15:08:27
人類經由聚居互動,逐漸形成各式群體,或以血緣種族分,或以身份階層分,又有地域、職業、宗教、性別等各種分野。各式「族群」在其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舉凡內外、上下、貴賤等諸多「界線」也因之而生。為了穩定各種「界線」,各式族群皆有其禮,各有其法,作為秩序框架的「禮法」乃逐步成形。然而,隨著時空轉變與族群分合,諸多界線也從而移動。在秩序崩壞與重建之際,禮法亦應時因革,人類社會乃呈現諸多面貌。本屆研討會擬邀集國內外著名學者,分就各自的學術專長,針對「族群」、「禮法」、「社會」三個研討會子題,進行廣泛的省思,提出論文,並廣邀全國各大學歷史系所及相關學術研究機構之學者專家、全國高中、國中歷史科教師,計約200人
更新日期:2018/04/27 22:06:29
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交流,對於線條、陰影、色彩的繪畫技巧掌握有了些許的小心得。這學期的學習社群,承繼於上學期的基礎,這學期更多的是實作的練習。 老師訂下了幾個主題,有設計出自己的手機殼,有畫出自己的房間,還有藉由其他繪畫以外的材料來設計作品。其中最有印象的便是設計自己的手機殼。 每當有一款新手機上市時,沒過多久網路上便會出現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設計樣式。平常在逛手機殼時,每次都逛的選擇障礙發作,讓我有了手機殼是很容易設計的錯覺,但當自己實際來做時,我發現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首先,必須先選定手機的款式,我設定的是自己的手機樣式,想說平常自己熟悉的東西最好,結果,後來開始設計的時候,發現越
更新日期:2018/04/25 17: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