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Card image cap

張同學 研習紀錄 分享經驗 104學年度"學教翻轉走讀之旅" 學習與教學中心

104學年度"學教翻轉走讀之旅" 學習與教學中心
主辦單位 學習與教學中心
名稱 104學年度"學教翻轉走讀之旅"
時間 2/12 2016

書名: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 作者:巴默爾 譯者:宋偉航 出版:校園書房出版社 出版年:2015
心得:作者在書中引述了多瑪斯-牟敦的一段話:"教育的目的,因該是告訴學生如何和他的世界建立關係,同時又能夠確實、自發地為自己勾勒生命的輪廓-而不是強行要學生套用世界預設好的輪廓,更不拿獨斷的個體輪廓,硬套在學生身上。"由此可見,教師位在學生和學科的中間,教的不僅是一堆知識或是一門技術,而是知者和所知建立關係的模式,是人存在這世上的方式。若是只坐在教室,任由教師拿死知識硬塞進學生的腦袋,強迫學生依照特定的方式思考,坐在這樣的教室裡,根本就沒有學習的空間可言。相反地,若遇到老師不只會講,也很會聽,不只會給答案,也愛問問題,善於鼓勵學生以互助追求知識,這些老師不僅不會阻塞學生求知的慾望,反而能打通學生的思路,使其成為活水。而作者也為教學做出了定義:"所謂教學,便是創造出一方空間,供人們操練對真理的順服。"打造開闊的學習空間可以藉由重新布置教室,將課桌椅排成圓形,圍坐成一圈的學生便可以在圓圈中彼此交流思想,創造出學習的群體。而共識型學習法便是一種能讓學生將個人知識融匯成更完整的知識,因而更明白順服於所學科目的一種方法。透過集體討論、凝聚共識,學生不僅不會受制於客觀權威或是主觀相對主義的牽制,反而可以和現實相輔相成、相互交流的關係。總的來說,教育便是引導學生與學科建立傾聽與回應的關係。

更新日期:2016/2/12 下午 1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