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可以跟學姊們一同製作這個APP,內容主要是要讓高中生能夠透過遊戲互動的方式認識人工智慧,過程中開過非常多次會議,一開始會有點沒有方向,但學姊及教授都會一步一步地帶著我們走,運用課堂所學、透過分工合作,運用各式各樣的軟體,扎實的完成每個階段,希望做出來的成果是非常棒的! 過程中不斷的磨合及修正,接觸過一些以前沒接觸過的領域,了解整體的流程,從中學習。
更新日期:2021/12/27 17:24:45
隨著徐徐的微風我們抵達流流社,在跟阿公阿嬤打招呼後,我們好奇地想要看看樹屋的模樣,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無法進入樹屋,但是從窗戶看進去就可以看到阿公用心的佈置美麗的房間,之後我們便以觀光客的角度探訪流流社附近的天然風景,雨過天晴的流流社別有一番風味,走著走著我們找到了一間古厝,現在是給觀光客住宿的地方,雖然傳統的噶瑪蘭建築已不復見,但還是可以感受到阿公的用心佈置。除此之外,我們在阿嬤的介紹下,我們前往這顆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大葉山欖,親眼看到後令我們感到震撼無比。經過這次的探訪,我們運用雙腳來實地走訪流流社與週遭環境,這跟我們以往不論是搭乘汽車或是快速地騎過腳踏車差別非常大,因為用步行的方式可以
更新日期:2021/12/20 20:21:42
這次有機會參與學長姐的國外博士生交流群,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事情!因為我能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學術知識,了解到國外有很多免費的學術資源可以讓我運用,同時我也可以知道,我必須要走出去,多與不同國家的人交流與互動,提升自己的國際移動力,來增強自己。特別是在Covid19的情況下,可利用此機會多與國外學校的學生交流互動,是個很不錯的方式,大家也可以透過這次機會多多少少會介紹自己的學校或自己正在研究的領域。聽著不同學者的報告與分享,之後再進行討論分享,我的收穫很多。也了解到老師常說的嚴謹,文章前後一致性等的概念。雖然不認識大家,剛開始也都很害羞不太敢說話。但幾個月下來,大家似乎也變成朋友,會聊聊自身的情況,
更新日期:2021/12/20 14:07:53
我參與了國外博士生交流群,這讓我提升與擴大自己的視野不少。 每月固定的交流互動,不僅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學術知識,也逐步了解國外博士生的學習過程。同時還有機會與國際期刊的主編面對面交流,了解期刊審稿的要求與關注重點。 在與國外博士生交流互動中,也了解到各國博士生的學習情況與找資料的方法技巧,更取得一些免費資源。而每月一次的活動,不會帶給我壓力,反而是很期待每月活動的進行。
更新日期:2021/12/20 12:32:45
關於智人的描述我覺得很新奇,因為一直以來都不相信進化論這件事,之前聽說過一個理論是瞳孔是不會變化的,人類的瞳孔和猩猩不一樣,所以不是同一個族群,不會是猩猩進化而來。但本文關於大腦部份的描述讓我覺得很有趣,文中說人在進化的過程中腦的佔比越來越多,而且四隻發展的沒有那麼靈活,也不需要攝入更多食物來維持生命。因為以前人要靠捕獵為生,不太需要用到很多腦部思考,有需要很多食物來維持體力去捕獵。但隨著發展,腦的使用越來越多,反而不太需要經常捕獵,一些食物就足以維持能耗。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有了更快更方便的方式捕獵。 看這本書以前,光是聽到書名就足以讓我害怕了,但這次跟著組員一起閱讀的過程也是我的一個動力,
更新日期:2021/12/18 22:19:00
我一直對IC設計很有興趣,但是對電路一竅不通,許多基礎的原理,還沒辦法全靠自己,去實際的套用在電路內。透過這次的學習歷程,在學長的講解與引導下,我清楚地知道電路的原理以及該怎麼運用,以及各個應用,並更清楚明白自己想要走的設計方向與目標,朝著目標前進也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如此教導學弟妹!
更新日期:2021/12/17 18:40:39
參加這次的學生學習歷程,對於我在電路設計方面的知識與經驗都有所增加,不論是與同學互相討論各自的想法,或是遇到問題向老師與學長姊請益,都讓我對IC工程師這個職業有更多的興趣與願景,也從這個過程知道一些這個職業的困難與挑戰;儘管知道這些不容易的部分,但透過這次的學習歷程,這些挑戰或許能一一突破,對我在成為IC工程師這條路上能更進一步。
更新日期:2021/12/17 13:38:40
本社團經過“自學” 的方式,閱讀大量的書籍,經過線上讀書會互相分享,以節省大家閱讀書籍的時間。 除此之外,我們還組隊一起參加永續議題為主的競賽,目前正在決賽階段,由此可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可視化”數據,以簡單明了的方式揭露給評審們閱讀我們的提案。 最後,我們社團的成員有不同的學習經驗,經彼此的分享,我們可以互相學習。我本身也有考取了TQC Python和CFI Data science fundamental,目前準備考取TQC R,我也在用LinkedIn跟業界的學長姐們交流,相信可加快我們自學的速度!
更新日期:2021/12/16 18:05:51
更新日期:2021/12/16 17:38:56
這次的學生學習歷程讓我學習到許多有關於電路設計的知識,讓我對IC工程師這個職業更有興趣,也讓我更加了解到IC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以及要做這個行業會遇到的困難,雖然要成為IC工程師並不容易,不過藉由這次的學習讓我離成為IC工程師又更近了一步。
更新日期:2021/12/16 16:12:04
在這次的活動中閱讀書媽媽怎麼還不回家,發現到繪本的無限可能,這本書的作者在全書的後面製作了一個大驚喜,ㄜ....我不想透露,所以請大家自己去看喔~讓我覺得說繪本的發展部不侷限表2D,而是如果使用於別的方式地呈現可以更讓人嚇一跳呢。
更新日期:2021/12/16 10:06:20
本次和老師及同學們一起閱讀上野千鶴子<ナショナリズムとジェンダー>第一部分,每次由一位同學擔任主要發表者並製作講義,發表完之後再和老師及同學一起延伸討論、交流。本書主要在討論民族主義及性別的關聯性,作者透過縝密的思路及理論編排提出與以往史觀不同的觀點,跟著書本的文字脈絡閱讀的同時、就像親自跟著老師想闡述的理論內容從頭到尾跑了一遍一樣,環環相扣、非常有趣,對性別研究領域議題又更多了一些了解,覺得很有收穫也很開心。期待下一次讀書會的舉行。
更新日期:2021/12/11 19:09:18
這次研讀內容是有關金融實務與時事的結合,如何在股市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控管的配置中,在大數據裡挑選出合理的方式,並運用經驗法則去做最佳決策,而資料的蒐集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把最關鍵的資訊整合並報告出來是需要訓練的,在後續也學到將資訊整理內化,並報告給其他人快速了解,才能讓整個團隊合作將大筆資料效率化。有報酬一定有風險,高風險搭配高報酬,低風險有低報酬,而有風險不一定有報酬,因此除了報酬,風險管理也很重要。
更新日期:2021/12/10 17:01:47
本次閱讀:亞當理論(The Adam Theory of Markets or What Matters is Profit),從書中可知道-投資操作時該做哪些對的事,比方說:「買進或加碼操作時,絕對要設判斷錯誤時的停損點」、「絕不要讓賠小錢演變成重大損失。情況不對立刻出場,保留資金,改日再戰」...等,再搭配老師平常的實戰經驗分享,更可充分了解到投資所需要具備的態度及小技巧。
更新日期:2021/12/10 16:40:40
亞當理論 技術分析是一種分析標的走勢的方式,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去預測未來。 過去的歷史交易紀錄可以解讀成留在市場上的痕跡,是每個參與交易的人的共識。所以技術分析也可以反應交易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去觀察支撐壓力在哪裡又或是外資投信的成本在哪裡等等。 亞當理論這本書主要是在強調市場的內部性對稱性 他是一個市場趨勢交易的投資邏輯方法 關注當下的趨勢 市場可能會走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路徑 關注價格趨勢不主動猜測點位 趨勢是一個重複的東西 也就代表 曾經重複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再出現一次 而且價格走出往往能持續一段時間 亞當理論它必須著重於「現況」 它的基本操作邏輯就是由市場跟你講未來的可能
更新日期:2021/12/10 16:37:09
很幸運地能在課餘的時間和朋友以及老師一起組成一個金融實作研讀小組。透過老師以及朋友們在不同領域上的見解來和大家分享,並且由老師指導我們的不足參加這個小組活動讓我在課外的時間也能不斷精進自己,並且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成長學習。
更新日期:2021/12/10 16:18:54
本次閱讀: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史上最強股票作手唯一操盤手稿(How to Trade in Stocks : The Classic formula for Understanding Timing, Money Management, and Emotional Control),從書中學到風險控管以及資金效用最大化的使用,搭配老師將實際的經驗與同學分享,讓大家更理解股市的不確定性以及風險控管的重要性。股市是對於未來的預測,但突發事件的風險往往是不可預測的,光這兩年出現疫情就許多投資人多年心血歸零,因此該如何控管風險才是投資最該考量的第一步。
更新日期:2021/12/10 11:38:26
業師以從業多年的經驗,講述內容由淺入深,開場先是講述關於人物、漫畫繪畫相關的基本概念,需要注意臉型的比例,善用五官之間的遠近距離、分布的位置來凸顯人物的氣質要素,之後課程進入較為艱難的神韻捕捉,使用實筆線條或是陰影色彩,來使人物面部特徵被強調,或是削弱,也替團隊以專業的眼光檢視現有的作品,得以找出能更加精進的地方。
更新日期:2021/12/10 10:33:53
湯老師上課非常生動有趣,把很難的結構用簡單的方式告訴我們,連沒有繪畫基礎的我都聽得懂,讓我知道線條的細微變化就能大大影響到人的五官感覺,真的很好玩。 老師很用心講解研究室作品,動手修改讓我們更清楚哪裡有奇怪的地方,經過老師講解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受益良多。很開心能參加這次講座,創作作品真的是一種修行,希望未來還能參加像這樣有趣的講座。
更新日期:2021/12/10 10:02:14
這一次的讀書會我主要閱讀的是有關「認知革命」的部分。其實在這之前,我從未聽到過人類「智人」的這個稱呼。而且有關人類的起源,我的認知也僅僅是由猿類演化而來,不知道其實還有許多種的人類存在過,而且是同時存在。並且作者對於其他人種滅絕的原因推測,也十分的新奇,也讓我思考頗多。 在第一章的最後,作者得出了「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為有獨特的語言」的觀點,我也非常贊同。不過我一直比較好奇,為什麼人類能創造這麼多種的語言?第一個創造語言的人是如何完成的?人類有許多種的語言,同一種語言中還有許多種的方言,那麼動物的語言中是否也存在著「方言」?這些疑問還需要繼續閱讀才能知道作者是否有對此做出
更新日期:2021/12/10 03:21:16